电话
咨询

全国统一24小时销售电话:1593737035715937370357

草编资讯News

当前位置:主页 > 草编资讯 > 草编动态 >

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稻草草袋编出亿元产业

草编产品:草支垫,草袋,草帘,草绳 联系人:张经理 销售电话:15937370357 点击: 字号:

  初冬时节,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村的村民们农闲手不闲,在一台台草编机的配合下,一垛垛稻草摇身一变,变成草袋草帘子、草绳、草垫等各种产品。在郝家桥镇,仅此草编一项,以王家嘴村为中心的3个园区,每年可创收1.8亿多元,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村无序焚烧造成的污染环境问题,更是走上一条乡村振兴的产业之路。
  废弃的稻草变成了钱
  虽然水稻收割的工作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但行走在灵武市的田间地头,还能看到不少机械在田间操作,有打捆的、有运输的。
  “稻草的收集、运输都由草编户负责,我们只需拿着袋子把稻子收回家就行,省钱省心。”崇兴镇龙须滩村村民李玉梅告诉记者,以前的稻草,不是烧水做饭,就是喂牲口,随着村民生活的变化,烧水做饭不用草了,耕地也靠机械,大量的稻草没地方扔,只好烧了。“这两年环保抓得紧,不敢烧也不能烧,怎么解决稻草成了农村的一大难题。现在好了,废弃的稻草变成了钱,一亩地的稻草能卖400元。”李玉梅说。
  其实,郝家桥镇的草编产业不仅解决崇兴镇龙须滩村村民李玉梅家的稻草,还解决了灵武市周边地区农户的难题。据统计,以王家嘴村为中心的3个园区每年可以回收40万亩稻草,按照每两亩回收1吨稻草来计算,就是20万吨。
  此外,稻草的收集、运输、加工等环节为灵武市带动劳动力23万人次,有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每年收草季节,我们当地人手不够,还要到其他地方雇人呢。”郝家桥镇王家嘴党支部书记朱秀娟说。
  700多户草编散户冬闲多了收入
  跟随一车车装好的稻草,记者来到位于王家嘴村草编园区的灵武市众宏草制品有限公司。此时,公司的几台草编机正在“嗒嗒嗒”不停地编织着草帘,十几个工人正在不停地忙碌着。草编机旁一个个上千吨的稻草堆如同一座座小山头。
  “整个冬天,我们都在不停歇地生产,产品远销甘肃、陕西、新疆等地。”灵武市众宏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芦金超告诉记者,他的企业可以加工草袋、草帘子、草绳等多种产品,加工后的稻草一吨有几十元的利润,每年产值可达500万元。
  草编工人杨喜红告诉记者,每年冬天工作100多天,可以挣到15000元,草编让冬闲的村民又多了一份收入。
  从事草编行业近20年的芦金超告诉记者,郝家桥镇是灵武市草编产业的核心区,上世纪90年代全镇就开始兴起了草编行业,最多的时候有草编户700多户,带动2000多人就业。后来,因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易发生火灾等原因,产业一度陷入低迷。
  为了给草编产业找到一个出路,2013年,郝家桥镇把分散的草编户整合组成王家嘴村、西渠村、胡家堡村3个园区,总面积335亩,入园草编户105户,通过产业升级,集中管控降低火灾发生几率,使得产业迅速发展,产品远销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产值达到1.8亿元。
  注册商标把产业做大做强
  虽然村民的腰包鼓了,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一群“草民”,仍不忘初心,不断寻求、努力、突破。
  “在产业整合后,我们的竞争力明显增强,但跟大中型企业签订合同难度也比较大,因为我们没有质量体系认证系统和注册商标。今年,通过政府从各方面给予指导,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注册了统一的商标,叫‘三园草’。将来大家无论跟哪个大中型企业签订合同,都可以统一用‘三园草’这个注册商标和我们统一的ISO质量体系,发展的方向就是把产业做大做强,让西渠村所有的农民收入有一个新的增长点。”郝家桥镇灵武市三园草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杨学云告诉记者,郝家桥镇的草编产业的前景远远不止1.8亿元,如果在市场开拓、工艺提升上有所突破,那将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镇的草编发展虽具自身特色,但发展道路仍任重道远。在某种程度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还不足以支撑起草编产品的高品质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更多产业人才加入到这一行。”灵武市郝家桥镇党委书记朱更生表示,点“草”成金,“编”废为宝,一个崭新的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成为该镇农民实现增收的新支点、新渠道和新路径。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网站地图
草编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草编产品
草支垫 工程帘 草棒 大棚草帘 草袋 草绳 草片 草把子
草编资讯
草编动态 草编新闻
草编知识
联系我们
其他

草编留言咨询

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销售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联系您!

你的姓名

手机/电话:

所在城市:

产品咨询/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