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绳草制品的编织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丰衣足食,喜气洋洋".我国人口超过13亿,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然而,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一些地方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个别地方甚至绝收。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秸秆还田不到位。如何处理秸秆,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直接还田是主要处理方式
每到农忙时节,处理秸秆已成为一项主要农活。去年,仅江苏省的秸秆数量就超过4323万吨,其中水稻秸秆2341万吨,小麦秸秆1737万吨,玉米秸秆245万吨。数量如此庞大的秸秆是怎样"消化"掉的呢?
泗洪陈圩乡刘宋村农户陈美娣告诉记者:"以前,秸秆是先烧掉一部分,再用一部分磨成粉喂猪,剩下的则用来烧饭。"直接烧掉、充当饲料、烧饭做菜是秸秆处理方法的"老三样".
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电饭锅、液化气、电磁炉等正逐渐代替传统的锅灶,砖瓦房代替了草房,牲畜减少,秸秆成了多余。"现在村里大部分人会用机器把秸秆粉碎了埋地里,也有人偷偷地烧秸秆。其实,相对于还田来说,还是烧掉最省事。"陈美娣说。虽然农民认为烧掉是处理秸秆最实惠、最方便的途径,但由于政策不允许,大部分农民还是把秸秆还到了田里。据统计,去年,江苏的秸秆还田率超过了75%.
还田不当导致粮食减产
从1999年环保总局发布《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各地具体部署禁烧工作并推广秸秆还田以来,江苏水稻、小麦、玉米的总产量有15年在减少,仅有8年是增产。从单产来看,玉米的产量明显下降,2012年,玉米单产量为每亩366公斤,比1999年的每亩389公斤减少了23公斤。
粮食减产与秸秆还田有没有关系?长期从事秸秆研究的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杨四军、副研究员黄红英等专家分析,秸秆还田本身是好事,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秸秆还田补贴全部补给了农民,没有补给农机手,因而农机手为了省点油、多赚钱,没有把秸秆反复粉碎和深埋,而浅埋在土地表层的秸秆是病虫害的温床。对农民来说,虽然有秸秆还田补贴,但是用机器仍然要贴钱,再加上抢农时,秸秆在地里还没有完全腐烂就开始下一茬作物的播种,这使得小麦、玉米出苗率低,水稻长势缓慢,最终导致三大粮食作物产量下降。
实际上,中国已连续多年处于粮食不够吃的状态。资料显示,为填补缺口,我国已连续多年从国外进口粮食。2008年,中国粮食首次产量大于需求;从2009年开始,供求关系又开始紧张;到2010年,再次出现缺口,当年粮食缺口为352.3万吨。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民只有增加化肥和农药的剂量。目前,我国化肥的用量是国际通用用量的5到6倍,这意味着即使短时间内粮食产量有了保障,但从长远来看,随着被化肥、农药侵蚀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粮食产量也必然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要保障粮食安全,一不能靠进口,二不能靠化肥。如何处理好秸秆,迫在眉睫。
如何科学处理秸秆?
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每年有超过8.5亿吨的水稻、小麦以及玉米秸秆,既然焚烧秸秆被屡屡禁止,秸秆还田又影响粮食产量,那么,秸秆究竟该如何处理?
为此,记者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的潘根兴教授、南京林业大学的周建斌教授以及扬州大学的朱新开教授等专家学者,了解到目前处理秸秆有以下几项技术。
一是秸秆能源化利用,如用秸秆发电,提供电能。目前,江苏已有10多家投资运行的秸秆发电厂。但由于运输和储存成本高、电厂热效率低等原因,目前这些秸秆发电厂全部亏损,难以为继,纷纷"打烊"歇业。
二是秸秆资源化利用,如借鉴澳大利亚处理秸秆的经验,将秸秆制成饲料,把不同的农作物秸秆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相搭配制成高品质农畜饲料;用秸秆做工艺品,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在江苏率先投资建立南通草金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草绳草制品的编织,每年可以消化6万吨秸秆;用秸秆做建筑材料,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对秸秆进行加工,制成板材。
三是生物质炭还田技术,这项技术将秸秆经"绿色加工"后,可与禽畜的粪便混合制成有机肥。这是一项能使"一斤草的价值比一斤粮还高"的技术。
除此以外,还有几项尚未成熟、仍在开发中的技术,例如秸秆无尘制煤技术、生物腐解技术等,后者是通过加快秸秆腐烂速度,以达到秸秆还田的目的。
秸秆综合利用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然而要让田中废草变成"黄金",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一方面资助有关生物燃料、生物能源及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给予秸秆发电厂,秸秆建材加工厂等财政补贴,把秸秆变成能源。这才是处理秸秆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