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草帘
当年。
当年。
当年。
30年前,我们天长农村基本上是土坯墙、茅草房,农民盖房子大都要用草帘。而编织草帘的材料不同于其它,它取自我们天长特有的一种植物,叫红草, 据说全国也没有几处生长,著名作家钱玉亮在其作品中多有描写。农村盖房子,先用土坯垒墙至四沿齐,再竖山墙,然后在山墙上依次放上木梁,支起经过用火熏烤成型的竹架。在竹架上铺上草帘、稻草,最后是用烂泥和麦壳搅拌或者熟石灰与纸筋混合物在上面摊平进行搪旺、盖草。红草虽是野生,但也属国家所有。西门红草仓库和东门煤建公司一样,肩负着向城镇居民供应生活燃料的重任。原先红草是被当作柴禾使用的,后来人们发现了它的另外一种用途,就是能够编成草帘盖房。在计划经济时代,农业人口无权享受红草和煤球特供的待遇。我们是典型的一工一农家庭,父亲在城里上班,母亲在家里种地。虽有计划供应,但是数量不多。父亲的同事中有人见我们家孩子多、生活困难,硬是将自己的红草供应计划无偿让给我们。为了补贴家用,我们学会了编织草帘。编织草帘,其实不难,过程也不复杂,只是事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得充分一些。一是搓好草绳,二是绕好木锤。然后随便准备4根木棍,也不用刻意挑选,两两支起一副X型木架分别放在地面两侧,再在木架上面横担一根已被凿了几个槽子的木棒,用以悬挂带有事先绕好草绳的木锤。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编草帘子了。红草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编帘时要合理选择并加以利用。一般粗、长的放在帘子的开头或者结尾,即草帘的两端,细、短的则放在草帘中间部分搭配使用。这样做既不影响草帘正常使用,又不浪费每一根红草。木锤上下翻飞,错落有序,织者左右兼顾,不失彼此,绳子紧扣草茎,道理如同织布一般。刚编草帘时,我们每天只能织就1到2条,后来手法熟练了,每天能编4到6条。依据草帘的长短,挑到集上去卖,每条价格从7角到1元钱不等,儒学街(即现在的实验中学对面)的青石板上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足印。看到自己编织的草帘能为父母减轻一点点经济压力时,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和快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红草编织的帘子也早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天长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红草湖已被开辟为森林公园供市民们游揽休闲,红草湖的故事成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回忆,虽然草帘也只是偶尔会被市民在谈论中提起,但人们对它的留恋之情丝毫不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