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变草绳,变“废”为“宝”促民富
12月14日,在位于平桥区南雷村的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村民侯永琴正站在凳子上,将草绳缠绕到焊接好的架子上。“在这儿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呢。”侯永琴边说边用灵巧的双手牵着草绳在钢筋左右穿梭。
与车间里的许多工人一样,照顾小孩、老人使得侯永琴无法外出打工,如今守着家人还能挣钱,侯永琴开心不已。
车间里,不少成型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春种秋收的农耕场景模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卡通模型、巨型萝卜模型等创意十足,都是用稻草编制而成。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庭莲介绍,公司主要产品就是草雕旅游工艺、绿雕工艺、秸秆编织等工艺品,均是通过回收周边废弃稻草、玉米皮等制作而成,销往全国各地。
发展农业产业,既需要情怀和热情,更需要市场和思路。2014年返乡后,村民房前屋后的稻草,让张庭莲眼前一亮,何不废物利用?她说,一方面,秸秆处理是农村的头疼事儿,另一方面,市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就当地稻谷种植而言,每亩约能产生0.75吨稻草,从农民手里回收,每吨价格1000元,每亩稻草收入超过700元。在收割时,降低收割机割台可以获得更多稻草,稻草也不用粉碎。张庭莲还免费给村民发放草绳机,让农民自己生产草绳。每斤草绳价格1元钱,相比出售稻草增值一倍。
“这间教室,既是村民学习的地方,也是手工作坊。”张庭莲说,与车间里生产大件产品不同,这个刚建成的教室,主要生产与生活相关的小物件,在乡村游日益火爆的当下,这些产品销路很好。公司免费提供教室和培训,农民学到技术后,在家利用闲暇时间就可以生产,产品可以自己销售,也可由公司回收,统一销售。目前,公司已解决当地600余人的就业问题,发放工资200多万元,带动94户191名贫困人口增收。
- 上一篇:“变废为宝” 章程村贫困户编织草绳月入千元
- 下一篇:一根草绳编实脱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