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大用途】 秸秆出地有销路 草帘“编织”致富路
在推进秸秆“一禁两出”工作中,北林区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让小小秸秆不断迎来“大机遇”,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黄金草”。
今年39岁的董本名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中的土地已全部流转给了当地合作社,去年,他在村上找到了一份编织草帘的工作,加快了他脱贫致富的步伐。
秦家镇富贵村村民 董本名
我种了小半辈子地了,没成想秸秆能发挥这么大作用,还能挣钱,一年也能挣个四五万,领你们瞅瞅去,场面老壮观了。
在董本名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的工作地点——北林区李贵江草编织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整齐地堆放着捆扎好的草帘,一直延伸至路边。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将这些废弃的水稻秸秆放进这个大机器里,很快就变成了一张张草帘!
李贵江草编织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贵江
原材料拉回来之后,工人把稻草放在工作台上,先把它摆放整齐,然后进入下一流程。 草帘有用于大棚保暖的,有用于公路养生的,还有苗圃和砖厂用的,都是工业和农业的必备品。
拥有12万亩水田的秦家镇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点技术支持的水稻种植基地,水稻是这个镇的主要作物。每到收获季节,田间总会产生大量的水稻秸秆,大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变废为宝”实现秸秆综合利用。2002年,村里成立了李贵江草编织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水稻秸秆变成了“宝贝”。
秦家镇副镇长 马文君
为了有效解决农民秸秆稻草焚烧的问题,我镇成立了16家稻草编织企业,每年可从农民手中收购三万吨剩余的稻草,每吨稻草价格能达到200元以上,全镇算起来一年农民能增收600万元,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稻草焚烧,同时还可实现农民增收。今年,我们还要发挥自身优势,计划上马一家稻秆固化企业,能更有效的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为了鼓励更多的农户参与秸秆加工,合作社在为村民提供就业的同时还与大家签订协议,为他们提供产前、产后“一条龙”服务,既解决了农村秸秆出地难题又为当地村民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今的李贵江草编织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可消化水稻秸秆2万余吨,帮助农民增收超过百万。
- 上一篇:以草帘替代绿网,科学治理共守净土蓝天
- 下一篇:搓稻草绳·买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