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草绳变成“宝
TAG:稻草,草绳,变成,“,宝,正值,隆冬,季节,从, 联系人:张经理 销售电话:15937370357 点击: 字号:大中小
正值隆冬季节,从隆化县城沿承围公路北行,公路两侧一座座稻草稻草草编厂格外醒目,习惯于冬闲的村民们,如今却在那里忙碌起来。
走进唐三营镇的兴坝草编厂,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画面映在眼前,一边工人们忙着制作草帘,另一边工人们正在将一捆捆的成品草帘装上货车。
“我家就是这个村的,收完秋没事儿干,就来这个厂里做草帘子,每月能挣2200多块钱呢,一个冬天差不多能挣10000块钱,村里的不少妇女都在这样的厂里做草帘子。”一名女工在记者询问后高兴地说。
兴坝草编厂负责人崔士民告诉记者:“我这个草编厂属于稻草稻草的回收利用企业,利用水稻稻草进行草绳、草片、大棚草帘的生产加工,现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草编厂,每年能解决当地的闲散劳力1000多人。”
崔士民表示镇里的各个草编厂收益都是相当乐观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生产草绳为例,每人每天可生产20捆,每捆售价7至8元,除去稻草等成本50多元,纯收益可达90至110元。若生产绿化薄帘,用工4人,每台机器每天可生产200捆,每捆售价7至8元,扣除人工、稻草和用电成本800元,每天纯收益可达600至800元。
近年来,隆化县大力发展水稻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23万亩,生产的“隆化大米”因生态绿色、口感绵软等特点,深受京津等地消费者青睐,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带动了当地无公害、有机水稻的高效种植。
有了水稻也就有了稻草,有了稻草也就为草编生产提供了资源材质。现如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留守老人、妇女等“半劳动力”成为农村常住主体。而草编业自身的特点,恰恰能帮助农村“半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记者了解到,仅唐三营镇成立草编行业的就有500多户,中型以上生产企业达到100多户,大型草编生产企业10余户。在唐三营镇草编业的影响下,周边的汤头沟镇、张三营镇草编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隆化县草编业基地,带动了地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富民增收的新突破,走出了一条废品利用的致富之路。唐三营镇草编业年加工用于苗木生产、绿化工程的草帘子100万片,生产用于蔬菜大棚草帘10万片,草绳生产达到150万捆,生产高峰期可安排劳动力就业1500人,其中90%以上为当地农村妇女,人均增收1.8万元。
“唐三营镇草编业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到2003年以后发展壮大,产品远销北京、天津、赤峰等地。为适应市场需求,各村成立了合作社、草编行业协会,鼓励引导草编业由个体作坊生产逐步向企业规范化转型,通过实行‘大户引领、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品牌发展’的策略,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格局,吸纳农户草编加盟,逐步将全镇草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合作化方向发展,形成市场竞争力,带动草编业良好发展”,唐三营镇负责农业的副镇长张国成告诉记者:“下一步,镇里将继续加强信贷资金、市场信息以及厂所占地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以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的合力,进一步做大草编产业,实现促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