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支垫的前几公里如何走得顺?
轰隆隆,轰隆隆......趁麦收未到,闲不住的洪泽县岔河镇农民张兆华夫妇开着手扶拖拉机往离家最近的稻草收贮点去了。路上,张兆华夫妇一直在谈论着这车草能卖到什么价。慢慢腾腾,他们驾着拖拉机来到收贮点前,还未停稳,就亮起嗓门喊道:“来个人估估价!能卖到200吗?”
稻草收贮、稻草加工变废为宝是稻草综合利用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农民是否愿意把稻草送到收贮点和再利用的加工企业是关键性的第一步,长期以来,农户不愿意收,加工厂吃不饱被业内称为稻草综合利用的“最初几公里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普遍存在?是否有破解的可能?
收稻草划不划算?
6月初,岔河镇的田野麦浪翻腾,横幅、标语高挂在田间地头,张贴于街头路边,记者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今年稻草禁烧力度的加大。
岔河镇西城村前圩组的收贮点共有6个打包机、2台切碎机,附近的农民把稻草运送过来,打包、切碎后,上生产线压缩,出来之后就变成方方正正的块状稻草。
“除了农忙、下雨和过节,我这里基本不停。”但收贮点创办人倪兴兵说,一年忙到头也只是微利。现在,稻草收购按每吨140元收入,经过打包压缩后以270元的价格卖给稻草发电厂,看上去有赚头,但投资设备花了130万,再加上租地和雇佣人工的支出,所剩已是微利。“要是没有补贴和奖励,很难坚持。”
工人在忙碌,机器在运转,繁忙热闹声中,张兆华夫妇把拖拉机开到收贮点接货处前,得知这车草只能卖一百多块钱,他也很淡定:“家里20来亩地,一半面积施行了稻草还田,所剩稻草堆在家里留着烧锅做饭,现在用上了电饭锅,烧了大半年也没烧完。”
66岁的陈乃功家住西城村前圩组,他告诉记者:“没人愿意送稻草来卖,收麦子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找人收稻草都找不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人每天收一吨稻草,能卖一百四五十块来算,每天能挣的也就一百多一点。“这一百出头是人工费,运输还要费用,家里有拖拉机还好,没有的话还得请人拖。现在到城里打零工,150一天没问题,谁还愿意收草啊!”
收购价是如何平衡的?
实际上,怎样解决稻草从田间地头到收贮点、再利用企业的问题,对于稻草加工企业也同样存在。
刘茂雨是位来盱眙投资进行稻草再利用的老板,他经营的宝德利包装材料公司位于盱眙县黄花塘镇,主要生产拉扣式草支垫、凹型草支垫,年消耗稻草4万吨。去年,他就因为找不到人手收稻草,被迫从安徽天长老家请来200多个老乡帮忙。
刘茂雨说,夏收时间非常短,农民忙完收割就要忙插秧,整个过程也就10天时间。再加上回家的劳动力在农忙之后又要返城,找人收稻草基本无望。“我只有等秋收了,秋收后农民有1个多月的空闲,到时候再收。”
“稻草本身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人工费和运输费。去年组织人手去收稻草,农民很欢迎,不仅不要钱还要道声谢。关键还是人手,农民进城务工的多,组织人手并不容易。”
对此,刘茂雨分析说,收购价格上不去,便缺少激励;但草支垫本身价格也很难卖高,经过成本核算,也不能随意调高收购价。
有效益还犯愁吗?
收贮点和工业加工点遇到的收稻草难题是否普遍存在?在洪泽县三河镇紫山现代农业江苏有限公司,公司副总裁曾文正却表现得相当乐观。
这是一家总投资5亿元,占地500多亩,建成后年产双孢菇3.5万吨的现代农业企业,是目前江苏省最大的稻草食用菌再利用工厂。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资,年产5000吨双孢菇,消耗稻草1.2万吨。
曾文正说:“我全部用稻草,和别人有点不一样。”麦稻草打滑难以收集、遇雨容易腐烂;夏收时没有人手收的难题,在这里好像都不是问题。
“我们已经和山东宏盛取得合作,他们派了100多辆机械化打捆机来收,我每吨给380元,比收贮点每吨多一百元。”曾文正说,打捆机是一种新的稻草收集机器,开到田里,跟着收割机后面就可以现场收集,现场打捆,出来的稻草就像收贮点上加工后的那样方正有形。
在紫山,记者看到,送来的卖稻草经过打碎后加入肥料、湿料后被大型铲车送入库房进行一次发酵,半个月后再二次发酵,之后按照播种、覆土,经过近2个月的时间,稻草就培育出鲜美的双孢菇。曾文正说,目前双孢菇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城市,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紫山为啥不为收不到稻草担忧,答案不言自明,因为收购价高,让收集者觉得划算。而其原因在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运用了现代农业科技,真正让废物稻草创造出供不应求、利润可观的产品。“只有产品价格高、有市场,企业有利润,收购价格才不是问题。”曾文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