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高效草帘生产模式探讨
随着国内各省区实施精准扶贫项目,预计近两年的黑木耳生产规模会不断递增,姑且不论未来的市场价格变化,仅就全国南北有效栽培模式作利弊分析探讨:
一、椴木生产是早期的一种靠天吃饭的仿野生生产模式,周期长,生物效率低,要消耗大量直径7-12cm的小径木。
二、代料生产又分为:
1、长筒人工菌棒野外地栽:一般都是长江以南地区的生产模式,有充足水源供应地区,每隔20cm拉一道钢线,隔7cm斜放一菌棒,地面放水加人工增湿,产质量受天气影响较大(尤其是采收期恰逢阴雨连绵天气),产量、质量和价格都低于北方产区的木耳。
2、短筒人工菌棒野外地栽:制成直径10.3cm,长18-22cm的菌棒运至耙平起垄做畦的地块,经割口、盖草帘、保湿、催芽后的菌捧倒立放于铺上薄膜的畦面上,开片后白天晒干,天黑前喷淋灌水,周期2-2.5个月采收,就地搭晾晒网晾干,每亩投放1万包,产出干木耳800-1000斤,适合当地供应。供水充裕的北方省区,色泽较南方产的木耳深,品质高于南方产的木耳。缺陷:靠近地面的耳片含杂质较高,每亩投入雾带及喷头500元,黑薄膜60元,是北方应用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模式。
3、短筒人工菌棒串袋地栽:是黑龙江省林口市聂林富首创的一种节约土地面积且节水的高效种植模式,是在整平的地块上整2m宽,长度不限的畦面,铺上不透气的黑膜(防止杂草和地面的泥土在喷水时溅落在耳片上,从畦边起每隔20cm插一根85cm长,直径6mm的钢筋,每插4排留一排不插作横向管理采菇走道,从每一根钢筋上端串进3个菌棒,顶端菌棒不穿透,1m以上放遮阴率95%的遮阳网用于遮阴保湿,管理走道是在两畦之间留40cm宽并设一条雾袋用于增湿,每亩可排放3万棒,耗水量与单袋地栽相等,节约土地面积65%,岀耳的品质较好,生产周期2-2.5个月。
4、短袋棚内吊袋栽培:采用5-6m×30m的弓形棚吊挂菌袋,毎棚放8000包,棚内增湿采用雾化装置或喷淋装置,具备土地利用率高,保湿效果好,管理方便用工少,周期短,品质好,比地栽木耳每斤髙3-6元,虽然菇棚建造成本高,生产周期45天,但不失为一种高效生产模式,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东北地区这种模式的生产面积还不超过2000棚,且是政府扶持项目经费搞起来的。
5、长、短棒棚内层架式栽培:是笔者在原有随州模式香菇棚的基础上,层距增髙6cm平摆菌棒,长12.6m、宽3.45m、顶高3m的菇棚可放2500个长棒(一个长棒相当于2个短棒,每亩地可建10个棚,相当于5亩地短袋地栽排放量,生产周期45天,黑木耳生产过程主要是空间增湿的水分管理,棚内增湿采用雾化装置或喷淋装置,如棚区集中连片生产采用雾化装置一人可管理80个棚,且具备土地利用率和管理效率髙,节水品质不低于棚内吊袋的优势,投入产出性价比高于所有栽培模式。
前3种模式由于是低端配置,看似投入少简单,由于受天气制约,实际造成管理复杂,周期长,用工多等诸多弊端,产品也是低端的,一般农民没有一两年的生产经历是无法掌握的,第4、5两种两种育耳模式属于设施生产,因菇耳生长和管理均在棚内,土地利用率高、耗水少、管理工效高、用工少、育菇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品质好、价位高,整体管理工序只有:增湿、揭膜通风两道工序,笔者建议无论个体生产还是规模经营的投资者都应明白;低端配置带来的是落后的生产力,要转变变旧观念,采用创新工艺享用现代科技成果才能把菇农从原始落后的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引导他们腾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扩大规模增收,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如老是沿袭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增髙和利润空间的缩小,如果岀现人为的失误和气象灾害,就推迟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速度,甚至返贫,因此以第4、5两种模式效果最好,且抗灾力强,但第4种模式的设施投入较高,不是一般农户承受得起的,显而意见,第5种模式取材容易、搭建简单,每棚只投入2千多元,每户能建4栋一年搞两个周期的生产,纯收入不少于4万元,有了这4个育菇棚每户就具备了脱贫增收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