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帘厂里成捆的稻草堆积如山
铁日木布拉格村昔日无人问津的废稻草,如今在博乐市农技推广中心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已发展成年产值150万元的“金稻草”。
绿泉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稻草加工成草帘,不仅在博州各县市销售火热,还销往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村民靠稻草编织找到了一条走向富裕的新路子。
据了解,该村常年种植水稻,面积达300亩,年产稻草20万公斤。以往,农户将收割的稻草一烧了之,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2012年,村民王瑞海看村里建设的阳光温室大棚越来越多,种植户要到伊犁、塔城等地购置草帘。于是,他便从内地购进了一台草帘编织机,利用村里的稻谷稻草作为原材料加工草帘,两个月便挣了2万多元。
看到商机的王瑞海,又购买了4台草编机,成立了草帘厂,一年可以消耗稻谷稻草20万公斤。村里的原材料不够用了,他就到周边村队收购。
“高峰时每天可以加工草帘1000多张,按照每张草帘1元的利润来计算,一天能挣1000余元。前几天,还订购出去5万张草帘。这单生意,就能挣4万元左右。”王瑞海说。
合作双赢
为了把这项富民产业做大做强,今年,博乐市农技推广中心“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指导王瑞海延伸稻草产业,在水稻的播种、生长、收割、稻草加工等环节上作文章,为市场提供除草帘之外的“增值服务”。
“我们帮助王瑞海牵头组建绿泉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现在,合作社又与水稻种植户签订1500亩收割协议,为农户免费收割,并回收农户的稻谷稻草。按每亩收割费60元计算,可以为农户节约10万元的成本,同时也为合作社省下了原料费,实现双赢。”博乐市农技推广中心驻铁日木布拉格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肉孜·阿吉说。
- 上一篇:防滑草袋
- 下一篇:苗木草帘防寒的几种常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