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稻草深加工可编织草包、草帘、草苫子
济宁稻改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济宁地区所辖的微山县、鱼台县全境,以及济宁县、金乡县和嘉祥县的部分区域,属南四湖流域。这部分地区河流汇流,地势低洼。每到汛期,积水长期不能排泄,洪涝灾害集中,农业生产极不稳定。如碰到春旱、蝗灾,则全年无收,群众靠国家救济粮度日,生活艰难,甚至流落他乡逃荒要饭。济宁地委为改变这种局面,组织了由地委书记朱奇民为组长的工作组到较为典型的济宁县唐口公社范李庄蹲点。
朱奇民一行进村后,入户座谈,实地考察,鼓励群众抗灾自救,让大家坚定信心,一定要根治水患,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走访中朱奇民得知范李庄群众曾在坑塘、河边种过水稻,觉得这是个让涝洼地区走出困境的好办法。通过深入调查、座谈讨论,果断的提出了滨湖涝洼地区必须进行种植改革,实行稻改。进而认识到稻改是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必须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改革种植三位一体的稻改之路。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地委、行署下发了《关于集中力量打好滨湖稻改歼灭战的计划》的文件,决定涝洼地区改种水稻90万亩。调整充实了地区稻改领导班子,地委副书记杨毅牵头,设立政工、工程、技术、物资四个组。工程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施工。从地委机关抽调300多名干部,深入稻改村队,组织宣传发动群众。
地委书记朱奇民带领的工作队以范李庄为中心,扩编周围7个村庄,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实行土地统一丈量规划,沟、路、林、田、桥、涵、闸,干、支、斗、毛渠分级设置,合理配套,在赵王河建排灌站,做到排灌自如,麦稻双作,确保旱涝保收。在水利施工的关键时刻,朱奇民等同志多次冒严寒,深入第一线,查看工程进度,检查施工质量,看望民工,问寒问暖,亲如家人。冬天建排灌站,杨毅副书记带头下水挖泥,感动了民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朱奇民走访中得知民工每天半斤供应粮,吃不饱饭体力不支,随机安排随行人员,给民工每人每天加三两粮食,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民工吃上了八大两,水利工程如期完成。
1963、64年苦干一冬一春,共组织15万劳动力上阵,完成土方1900多万,完成了已稻改为中心的水利配套工程,这一地区灌溉面积达到100万亩,排涝面面积120万亩,种植水稻90万亩,当年每亩平均单产325市斤。全年种植一麦一稻的愿望得到实现,群众吃上了大米白面,昔日的水泊涝洼变成了鱼米之乡,济宁大米享誉大江南北。
- 上一篇:草苫子用以铺垫成遮盖物品的编织物
- 下一篇:温室大棚草苫在夏季如何管理